現場直擊專訪
-
【有片】《決勝時刻:現代戰爭》多人遊戲:經典6v6延續、超擬真「夜視」模式31殺到手、2 v 2快節奏槍戰模式全新推出
每年到了十月,射擊遊戲迷最期待的一款遊戲就是《決勝時刻》年度系列作的推出,今年更是擴大形式推廣,將8年前蔚為經典的《決勝時刻:現代戰爭》「重啟」(reboot,注意:非「重製」),將原先的作品角色維持外觀,但個性和時空背景都被重新設計到符合新時代的設定。《決勝時刻》今年將以全新的「復古」結合「現代」方式重新推出,小編這次也受動視暴雪邀請,前往NVIDIA辦公室搶先試玩多人遊戲模式,包含傳統6 v 6、全新的「夜視」模式和2 v 2槍戰模式,簡單用一句話形容:「《決勝時刻》在各方面都可說是頂尖的3A級射擊遊戲。」 小編先簡單介紹一下這次《決勝時刻:現代戰爭》(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下稱MW)的設計理念吧!這次NVIDIA特別邀請遊戲開發商Infinity Ward製作人Dino Verano來台解說。 MW這一系列名距離上一次推出代表作品已經是8年前,想當初小編甚至還沒開始接觸FPS遊戲呢!(離題了~),這次MW掛名原作品名稱,不另外加上代號(2或是特定名稱等等),而是直接沿用「現代戰爭」之名,秉持著就是將會保有MW當年給人的經典感動。 其實熟悉《決勝時刻》(Call of Duty,下稱CoD)系列的玩家們一定不難發現,CoD系列作品中,不管在人物本身的移動還是槍枝射擊的爽快感,抑或是緊張刺激的快節奏體驗,都在FPS遊戲中扮演一席之地,而這次的全新MW作品也是一樣,Infinity Ward認為「Gameplay is King」,也就是「遊戲為王」的意思,他們也是徹底將這個理念發揮到極致,遊戲本身在小編近一小時的試玩體驗中,並未出現任何卡頓或是bug出現、人物卡住的問題,槍枝射擊也是爽度十足。 小編這次試玩的內容主要是以多人遊戲為主,不過遊戲本身也有單人戰役劇情以及特殊的特種行動模式,但開發商保證:「不管玩家遊玩的是何種方式,我們都希望能夠提供一致的遊戲體驗。」另外,製作人也表示,「寫實」(realism)是這次MW遊戲非常強調的一點,「我們不是走超級英雄路線」,因此,針對寫實風格這點,除了人物本身的操作、動畫,以及槍枝的射擊、瞄準以外,在遊戲本身的環境上也非常著重,這也是為什麼這次MW會在PC遊戲平台找來NVIDIA作為合作伙伴之一的關鍵:光線追蹤技術。是的,《決勝時刻:現代戰爭》要支援光線追蹤技術了,現場提供給媒體試玩的顯示卡也是全數給到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等級,同時也有開啟光線追蹤模式,不過因為試玩機台的遊戲中不能讓玩家設定解析度和畫質,也不能顯示FPS數值,雖然從小編後來錄製的影片中可以看到使用的解析度為2560 x 1440,但因為是2080 Ti顯示卡,所以過程中無任何卡頓感到也是不意外。 言歸正傳,來說說這次的試玩心得體驗吧!小編雖然不能說是完全的《決勝時刻》系列粉絲,不過也算是玩過《二戰》版本和之前的《黑色行動4》,同時,也玩過多款射擊遊戲,包含《絕地求生》、《要塞英雄》、《Apex英雄》等多款大逃殺遊戲,以及傳統的槍戰類型遊戲包含《黑色行動4》當時的多人遊戲模式,另外也有玩《虹彩六號》。每一款遊戲都有它不同的特色和體驗,但《決勝時刻》系列給人的操作體驗一直是當中最優秀的一款,我說:「沒玩過《決勝時刻》,別說你知道什麼叫流暢操作。」雖然MW這次提供了包含單人劇情模式、多人遊戲模式以及Co-op特種行動模式,但因這一次的測試主要是針對多人遊戲為主,因此小編在試玩過程中玩到了基本的6 v 6模式、全新的2 v 2模式以及額外的「夜視」模式(走超擬真路線),從頭到尾給我的操作體驗就是「流暢」,人物不卡就是爽。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7K0ocKNlaA ▲附上這次試玩的影片。 先說經典對戰的部分,6 v 6是《決勝時刻》的經典模式,同樣的,系列依舊延續先前的特性。這次玩到的模式有兩種,一是最常見的占領戰,另一個則是拆彈模式,(不過小編必須說過程中大家基本上都只有在玩自己的XD!)占領戰比較沒什麼和以往或其他遊戲不同之處,「我來、我占領、我走人」如此而已。拆彈模式倒是比較特別,是一回生二回死的理念,簡單來說就是人人都只有一條命,不過即便死了,其他生存的隊友仍然可以過來復活玩家,增加了許多戰術性和容錯空間。 這次比較特別的部分是全新的「夜視」模式,在這個模式中,玩家必須配戴夜視鏡,除此之外,遊戲將不會有任何操作介面,是一個極度擬真的體驗,讓玩家可以在本就十分緊張刺激的黑夜氣氛中殺敵,沒有UI輔助下,更是添加幾分難度,除了眼睛以外,耳朵也是重要的眼睛。 至於有多真實呢?就是即便是玩家的隊友,在畫面也只會有頭上的小箭頭做指示,除此之外別無其他判定標準,也因此有時候玩家可能會誤射隊友(尚無法確定是會造成TK誤殺隊友,但應該是不會);另外一個寫實的例子就是,玩家在這個模式中可以使用雷射輔助瞄準,不過當玩家戴上夜視鏡後,也能看到自己的雷射光線,但這也包含敵人的雷射光,因此,什麼時候該開啟雷射光就非常重要了。 值得一提的是,夜視模式可說是這次開發商強調「寫實」設計中的一環,但這並非只能用在夜晚,白天也是可以使用的。同時,前文提到在測試期間的夜視模式試玩體驗中,還包含了硬派模式,也就是玩家畫面上不會有任何UI介面這點,這個模式也是玩家可以獨立去另外遊玩的模式喔! 最後來說一下全新的2 v 2「槍戰」,槍戰模式是採回合制,最先取得6分的隊伍獲勝,每場賽局開始時,玩家會獲得隨機的武器配置,但每個玩家在每回合獲得的配置都是相同的,因此,最後勝出的玩家就代表他能在各種武器當中操作得宜,也就是所謂的武器之王。 製作人也提到,之所以預先讓玩家只能選擇隨機的武器配置而不是自訂的設計,目的也是為了讓玩家能夠有新鮮感,武器的配置不只是單純的AR步槍,也會有可能是散彈槍、手槍,甚至火箭筒等等,每一場賽局都會是不同的體驗。 以上就是小編這次試玩的簡單快速遊玩心得囉!其實個人是滿期待這一款的,除了令人上癮的操作手感以外,多樣化的遊戲模式也是關鍵,同時這一次因應NVIDIA推出的光線追蹤技術,MW也進入支援該技術的名單當中,雖然對於遊戲FPS數字一定會有些影響,但若玩家是玩單人劇情模式的話,其實開啟即時光線技術體驗身歷其境的光線體驗倒也不無不可。 《決勝時刻:現代戰爭》即將在10/25正式在全球上市,遊玩平台將橫跨PC、Xbox One和PlayStation,官方強調這次MW將支援跨平台遊玩,PC玩家將可以和主機玩家一同體驗遊戲,擴大了組隊遊玩的彈性空間,這點非常不錯。 上市價格也已經陸續出爐,以PC平台為例,標準版遊戲要價新台幣1834元、特戰版則是2454元,最高的特戰加強版則是要3077元,每一個版本都會贈送不同的隨附贈品,像是特戰加強版甚至會送3000點遊戲點數供玩家使用。其中比較特別的是,PS4平台專屬的一個「夜襲特戰版」組合包要價新台幣6130元,除了遊戲本身和多樣贈品以外,最具特色的是因為它真的送了一個夜視鏡讓玩家可以使用,酷~(買夜視鏡送遊戲囉XD!)
-
不只為電競、也為創作而生!MSI推出全新創作者系列筆電,Prestige 14 & 15搭載Intel第10代處理器登場
「電競」兩個字在過去兩三年之間迅速成為各大電腦、筆電、硬體零組件和周邊產品廠商的寵兒之一,不過隨著電競市場的發展,該領域目前已逐漸走向飽和階段,未來推出的新品除了硬體的再提升以外,基本不會再有太大的變化。接下來,下一波全球各大廠商包含處理器甚至顯示卡,以及所有電腦相關軟硬體廠商的目標將攻向「創作者」領域。 MSI(微星科技)因應這波趨勢,今(9/3)推出旗下創作者系列筆電新品,包含全新的Prestige 14和Prestige 15雙機,另外也還有Modern 14筆電,主要的訴求客群都是朝向市場逐漸壯大的創作者們,小編也受邀前往發表會現場,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同看看這次MSI發表的新品吧! 相信有在關注MSI的創作者對於「Prestige」並不陌生,Prestige是MSI旗下「為創作而生」所推出的產品線,最早其實在幾年前就已經有相關的筆電推出,而後也有Prestige系列桌機推出,然後在去年的Computex 2019和TGS東京電玩展上展出全新的Prestige 42筆電,高階質感精氣逼人,後來在今年年初的CES 2019大會上也有相關的產品展出,然後才又陸續推出了Creator系列和Modern系列產品,分別針對不同的創作族群。 MSI針對創作者所推出的產品線,目前有分三類:(1) Modern主要是針對入門2D創作軟體所需,這邊指的入門軟體主要是指Adobe的軟體,也包含影片剪輯和其後製相關軟體;(2) 中高階產品線則是Prestige,主要內容除了剛才提到的Adobe系列以及專業創作者會使用的VEGAS PRO、KEY SHOT、CINEMA 4D等等,這類創作者MSI以Prestige攻之;(3) 最後Creator產品線則是主打最高階的專業族群,主要針對使用AUTODESK MAYA、AUTODESK 3DS MAX這類在專業領域上須使用繪圖或設計相關職業的用戶,可以選擇Creator產品線。MSI讓創作者們可以針對自己最常使用的創作軟體,選擇最適合的產品線。 三類產品最主要差異在於內部硬體的不同,以這次小編在發表會上看到的Prestige 14、Prestige 15以及Modern 14為例,三者這次都因應Intel第十代處理器推出,搭載Core i7-10710U處理器(Modern 14搭載i7-10510U處理器),且Prestige系列的兩台筆電都搭載NVIDIA GeForce GTX 1650 Max-Q顯示卡,Modern 14則是搭載GeForce MX250,眼尖的玩家從這邊就可以了解Prestige和Modern兩個系列之間的差別。至於另一類Creator系列筆電雖然今次發表會中並未出現,不過MSI也表示Creator系列創作者筆電將會搭載GeForce RTX等級顯示卡,以便讓更專業、進階的創作者可以完整發揮效能。 對於專業設計師和創作者來說,快速的資料運算能力是筆電效能的關鍵一環,這次MSI推出的Prestige 14和Prestige 15兩款筆電,是全球首款採用Intel第十代Ice Lake六核心處理器的筆電,相較於上一代,有50%以上的效能提升,對於創作者們來說等於是一大助力。兩款筆電的外型都走時尚精品風格,最大的差異在於螢幕的大小和電池續航。 以Prestige 15為例,機身採用石墨灰配色搭配銀荷藍切邊處理,讓筆電本身非常有精品的質感,機身重量僅1.6公斤,具備高攜帶性,而除了硬體上有高效處理器和獨立顯示卡加持以外,視覺方面,螢幕本身為15.6吋IPS面板,有MSI獨家的TRUE PIXEL技術輔助,強調支援4K UHD高解析度、具備100% sRGB色域涵蓋、ΔE
-
Samsung Note 10/10+開賣現場一日遊、微風南山旗艦館取機好康大放送
好吧!從上星期Note 10/10+正式發布、然後開始預購之後,眾多Note粉的期待終於在8/23的取機日達到高點,先前小編就已經有在8/13的正式發布記者會上作了現場直擊(請參考),而大家關心的重點「預購禮」包括了:額外加贈JBL無線藍牙耳機(NT$4,990)、無線閃充充電座(NT$2,590)、45W快充旅充組(NT$1,590)這三樣當然是一定要有的,不過,若是在三星體驗館取貨的話,還可以享有舊換新最高折抵NT$32,000、指定原廠配件購物金NT$2,000以及免費延長保固一年(NT$1,990)與螢幕意外損失補償、指定銀行優惠等等。 除了上述的標準預購禮之外,還有個特別優惠就是「要排隊」,前600名到微風南山旗艦體驗館取貨的朋友,還可以獲得郵政禮券NT$4,000,所以小編特別起了個大早,也來共襄盛舉一下,排~隊~去~ 雖然小編打定主意起個大早排隊去、但有人昨晚就已經搭帳棚睡在旗艦館前面了,只能欽敬欽敬啊~ 為了領心愛的Note 10+,一早5:30就已經往微風南山旗艦館出發,捷運站還沒開、路上也行人少少,不過一到現場可不是空盪盪的沒人啊,這排了一圈又一圈的人是怎麼回事!廢話少說、趕緊卡位,價值郵政禮券4,000的排隊禮只有前600位名額,雖然做不到提前34小時就來排隊的粉絲大隊長那麼堅強,但總是得擠進600名內,否則一早爬出溫暖被窩的努力就白費了,看看這排隊的人龍,果然是星粉威力大,跟果粉有的比! 等超久之後,終於10:00開始也陸續往前,拿到了本日辛勞排隊的成果,郵政禮券4,000以及取機號碼牌,不過貌似這個號碼要排到明天的樣子?XD 現場開了30個服務窗口,不過要應付每位取機朋友的移機服務,恐怕就要去掉不少時間,比較佩服的是現場的窗口工作人員,相信今天光是介紹Note 10/10+功能以及回答相關訊息就得重複n次了,應該這輩子都記得住Note 10/10+的特色了! 只不過現場的進度真的緩慢,所以工作人員建議可以上7樓的餐廳休息一下,小編很聽話,所以就上去了;7樓的餐酒館其實氣氛相當不錯,裡面有提供了等待取機的朋友一些美食,桌上還有一大盆的洋芋片任你吃,現場還有魔術師桌邊即席表演,當然1樓的取機現場狀況也可以從一旁的大螢幕看到,包括工作人員也會做現場叫號的提醒。 唯一的小缺失是,小編本來是在樓下等,而樓下工作人員倒是服務周到的請號碼較靠後的朋友上7樓休息並等待叫號,但上樓之後的門口接待人員看了一下小編的號碼牌之後反而請小編回家明天再來,納悶了啊~樓上樓下不同步,官方說的「為回饋星粉支持,同時體恤消費者排隊等候交機的辛苦,台灣三星特別安排微風南山7樓知名餐廳,以音樂、美食,還有似顏繪、魔術等互動表演打造星級尊榮等待區」有差別待遇喔,當下小編可是直接問了,按照您的說法,我要是住台東、讓我回家明天再來嗎? 歷經一早的5:30到下午2點,小編已經達成在微風南山旗艦館上班一日的成就(超過8小時),跳號機還沒進入1200啊,離拿到號碼牌那時候的進度差不多前進100名,我的天,這個真的離小編的號碼還很久,現場的時間真的難掌控,小編還要回去寫心得報告,所以只能先行離開,明天再乖乖地來抽號碼牌繼續排,官方也針對當天無法久候交機的消費者,首次開放為期三天的預購取貨服務(這個從取貨單上面就有標示3天內有效),所以小編要回家了,不想在現場睡給大家看了,今天的三星旗艦館一日遊就寫到這邊囉,至於Note 10/10+的開箱測試文,下周奉上囉。
-
Samsung Galaxy Note 10/10+雙機登場,新S Pen搭配最強4鏡頭設計真的「筆」較厲害
上週8/8發布的Note 10終於正式開了記者會發布上市日期與售價,號稱最強版本的Note 10系列也展現了這次新機具備的強大功能,讓手機不只是手機而已,更具備了多樣化的設計,讓使用者輕鬆達成斜槓人生的目的。 這次的記者會還蠻盛大的,三星電子的大中華區總裁 權桂賢先生都有到場(巡迴首站),畢竟咱們這裡也是貢獻了300萬台的Note系列手機,位列第一波開賣發售是一定要的,這次的記者會也揭露了最新Note 10系列的諸多功能與獨特設計,尤其是新的S Pen更是具備了更強大的功能,包括採用了一體成型設計、內建鈦酸鋰電池、10小時續航力、遠端遙控2.0等等,玩家只要透過輕揮S Pen就能操控各項照相功能,不論是放大(Zoom In)、縮小(Zoom Out)、切換前後鏡頭等,都無須觸碰螢幕即可達成,還能手寫辨識直接轉成Word或PDF格式,算是歷年來Note系列版本中,最強的一隻「筆」了。 全新的Note 10系列在規格上採用了Qualcomm高通的SM8150晶片,其實就是Snapdragon驍龍855處理器,官方說法是比前代的Note 9在效能上提升33%、GPU提升42%,記憶體大幅提升至12GB+512GB(Note 10+)、續航力方面則是配置了4300mAh超大電量(Note 10+、Note 10配置3500mAh)、支援45W閃電快充、超聲波螢幕指紋辨識系統、內建Samsung Knox國防等級的不斷電安全防護(確保個資加密以及儲存的圖片、影片等資料安全,包括如Samsung Pay等應用程式的保障)。 另外,搭載的相機功能也拉高至4鏡頭設計(Note 10+),透過1600萬像素超廣角、1200萬像素廣角、1200萬像素遠距等三鏡頭搭配VGA ToF景深鏡頭,達到極佳的拍照效果,這部分大概有實際把玩過Note 10系列就會了解這次的相機攝影功能算是有比較跨步的提升,剛出爐的DxO Mark就已經評分完畢,Note 10+ 5G得分為113、自拍99分,直接擠下華為的P30 Pro、登上第一名的寶座,也是厲害了! 接下來就來看看發布會的內容吧! 相信這次許多人比較關注的是,到底賣價是多少?哪時候正式開賣?是的,這次也同時公布了價格,Note 10(8GB+256GB)建議售價31,900元、Note 10+(12GB+256GB)建議售價36,900元、Note 10+(12GB+512GB)建議售價39,900元,目前一共提供了Note 10有星環銀、星環白這2款顏色,Note 10+則是有星環銀、星環白、星環黑、星環藍等4色,正式開賣時間為8/23號,預購期則是從8/15中午12:00至8/21 23:59止,預購有特別優惠贈品,包括JBL真無線藍牙耳機(建議售價4,990元)、無線閃充充電座(建議售價2,590元)、45W快充旅充組等等好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把銀子準備好,先下手先享受。 記者會現場有提供實機體驗,小編就現場拍一些給大家參考吧!S Pen就不用說了,Note系列的標配,Note 10為6.3吋 FHD+(2280x1080、401ppi)、Note 10+則是稍大一點6.8吋Quad HD+(3040x1440、498ppi),實際握感很不錯,7nm製程的驍龍855相信在效能上的優異表現已經有好幾款手機採用了,拍照功能選項相當多,簡易的2.0x與0.5x設計直接在拍照按鈕上方的小圖示,方便玩家快速切換,超大容量的記憶體也是Note 10系列的特色,特別是Note 10+除了內建最大有512GB的儲存容量,還可以透過MicroSD額外再擴充最大1TB(Note 10沒有喔),對於想要拿Note 10+的超強攝影功能去拍時尚大片的玩家或Youtuber來說,擴充容量可就很有用囉! 不論是Note 10的2款顏色或是Note 10+的4款顏色,實機體驗的時候倒是覺得背面的鏡面外觀很容易沾指紋啊,大概只有星環白會比較不明顯些,或許實際購入了之後需要去包膜或加購保護殼,否則按來按去就指紋一堆了,這一點,就看玩家介不介意囉~ 順便也來瞧瞧現場的SG吧!現場官方有佈置了幾個場景,小編也簡單的拍了一下漂亮的妹子~
-
揭密華碩ROG於印尼市場稱霸的3大致勝公式與5大通路布局,現場深度參訪
華碩於7月11日在印尼雅加達盛大舉辦新品上市記者會,除將更多款ASUS/ ROG電競新品推向印尼市場之外,更公佈其ASUS品牌的筆電於2019年第一季的市占率高達41%,ROG品牌的電競筆電市占率更高達57%,成為稱霸印尼市場的領導品牌!就連東南亞其他國家包含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地方,華碩的電競筆電也是當地的第一品牌。到底華碩是怎麼做到的?以下,PCDIY!就以印尼市場為例,現場進行實地勘查,並採訪推向華碩成為印尼市場No.1的幕後功臣-華碩系統事業群東南亞業務總監 林韋廷先生(以下簡稱Jimmy),來暢談ASUS/ROG在市場經營的致勝秘辛。 華碩能在某地區的筆電市場取得第一品牌殊榮,其實得來不易,尤其在擁有2.7億人口的印尼市場,更可說是必須透過深耕當地、了解當地的特殊民情,以推出符合當地市場的各種產品,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進而對該品牌建立信任度。 Jimmy表示,華碩進入印尼市場後,發現印尼市場跟台灣市場有非常大的差別,首先是印尼人幾乎都是買筆電的,買桌機的是非常少數。此外由於印尼幅員遼闊,其固網覆蓋率僅40~50%,因此一般人仍有ODD(光碟機)的需求,因此在印尼市場,你必須推出內建ODD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再來是產品定位部份,由於印尼人均GDP僅3,870美元,因此消費習慣可說是非常兩極化的,以最入門產品來說,搭載Celeron的筆電出貨量可以達到40%,當然也有存錢買高階筆電的消費者,這部份出貨量可達到10%。正因為如此,華碩接下來市場策略就是要打開中階市場!像是VivoBook Ultra這類輕薄型筆電,售價相對低廉,因此可望打入中階市場。目前總部給予印尼的目標,是消費性筆電市占率達到50%。至於電競筆電方面,希望這次發表的新品上市之後,市占率能拉到60%以上。 有關於輕薄筆電部份,對於印尼市場也算新的概念,華碩希望出貨量能達到40%至50%。入門筆電則是到30%~40%。至於高階的電競筆電部份,預估搭載GTX的電競筆電,今年印尼市場可上看120~130K,而華碩預估這部份市占率可以做到前述的60%。 此外,當一個國家消費水準提升的一個地步,其消費性筆電的性能也會提升,以泰國為例,其搭載GTX顯卡的筆電已佔26%、馬來西亞是13%、越南11%,而印尼只有4~5%,因此在電競筆電市場方面,若明年能做到8~9%,那其他鄰國將會翻倍成長。這也是華碩想要將電競生態圈帶起來的原因! 為帶起電競生態圈,必須有明確的市場策略,這部份華碩有自己的致勝三公式。Jimmy表示:這三個面向,就是產品、通路和行銷。 在產品方面,以電競筆電市場來說,華碩是第一家將電競筆電市場切割成四個等級,包含入門的TUF Gaming、中階的ROG Strix、高階的ROG Zephyrus,以及頂級的Mothership。而下半年會推出全系列的電競產品(記者會發布的新產品),也就是No Hole Strategy (無縫策略),讓消費者想要什麼樣的筆電,華碩都可以提供。 在通路方面,由於全印尼有5千家大大小小的經銷商,而不是每家都能賣電競筆電,因此華碩從裡面挑出50家能夠賣電競機種的,來開設ROG專賣店。華碩有5種層級的「鋪天蓋地」通路策略,詳後述。 最後是行銷方面,華碩會定期於印尼各大學舉辦Campus Tour (校園電競講座)的活動,一季度跑6個學校,以深化學校的電競文化,並倡導打電動的不一定是壞小孩的觀念。再來是跨界合作,當華碩的市占率穩定了,接下來就是透過與潮流界合作,讓一般大眾感受到華碩這個品牌是很年輕且求新求變的,像是找BMW合作,設計新的筆電外型,此外華碩與印尼當地的Under Armour合作,推出聯名款的外套。此外也透過贊助電競戰隊,以及與知名YouTuber合作,將推廣華碩產品到一般消費大眾階層。 然而由於印尼幅員遼闊,華碩在印尼的主要10區域都有設立分公司,擁有超過250個員工,負責華碩與ROG產品的銷售與服務。每間至少有4至5個當地員工負責做當地的深化與教育,這是華碩跟其他品牌不一樣的地方! 一般廠商都是有了產品之後,然後透過通路推廣之後,行銷那邊的力道,就沒有像華碩那樣鋪天蓋地。在通路方面,印尼市場其實有趣的地方在於,各大電商都有進入印尼市場,包括蝦皮、Lazada(阿里巴巴集團)、京東、Blibli、Tokopedia等等,各家也都有販售各廠牌的筆電產品,也包括華碩的產品。不過,由於筆電屬於高貴、高單價的產品,對於印尼消費者而言,他們對於線上購物(尤其是這麼高單價的產品)會比較沒有信心! 會有這樣的結果,其實可以從印尼的消費行為來觀察,印尼共有2.7億人口,但僅發行200萬張信用卡(僅佔0.7%),反而是行動支付在印尼非常流行。正因為信用卡發行量太少,導致印尼的線上消費比較偏重於便宜的日用品,如衣服、化妝品等等。當然這部份還得等市場慢慢改變之後,再來看未來的布局。 Jimmy表示,經過統計後發現,線上售出筆電的比例僅有5%,線下則佔了95%。這個數據是可是當地人才敢這樣講出來的!雖說競品都會對外宣稱比較正面的新聞,說他們在該市場經營有多好多好的,但其實很多都是Dealer(經銷商)上網購買的,並非電商直接銷售給終端消費者。因此,華碩認為現階段線下的實體商店經營,會比線上的電商經營還要重要。目前華碩在印尼的四大都市(雅加達、泗水、萬隆、棉蘭),都有華碩的實體專賣店,有些還有開設體驗店,當然未來還會持續拓點,以期華碩在2019年底,筆電可以達到市占率50%的目標。 華碩在消費性市場獲得No.1的成績,那麼在商用市場呢?Jimmy表示,商用市場算是非常不一樣的生意模式,華碩一直以來都是以消費性市場為主,在商用市場比較沒有太多著墨,不過這部份華碩已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布局,因此今年可說是華碩在印尼商用市場的元年,也是接下來的市場目標之一。 以目前印尼的商用電腦市場,一直以來是被DHL (即Dell、HP、Lenovo)這御三家把持,佔有率達6、7成以上。華碩要如何在印尼商用市場殺出重圍呢?Jimmy表示,要先站得穩,才能跳得高。因此華碩目前做法就是打底,透過Road Show(巡迴說明會)與座談會,來將華碩品牌推廣到政府、教育及中小企業等單位,讓他們知道華碩也有高品質的商用產品,進而達到成交的目標。 說到商用產品,Jimmy表示印尼市場比較奇特,All-In-One PC (AiO PC,一體成型電腦)在印尼佔了5成市場,因為不佔空間、方便攜帶,且維護上也比較單純,使得政府單位傾向採買這樣的產品。也因此,華碩也會有對應的AIO產品,來推廣到印尼市場。 另外值得說明的是,華碩最近也推出了創作者專用的筆電(例如NVIDIA Studio Laptop),Jimmy表示印尼其實有新的市場等著去開發,像是內容創作者市場,其實不只是給室內設計師、建築師等使用,一些YouTuber也用得到。這些族群其實也需要使用高效能筆電,但目前仍以購買電競筆電為主,他們要效能與功能,但不一定要有很炫的外觀,因此華碩下半年也嘗試將Studio筆電,推廣到這些族群,以開拓新的市場。 前面說到華碩致勝的三大致勝公式,其中有一項就是通路,既然線下實體通路那麼重要,華碩是如何去布局自己的通路,讓消費者選擇購買華碩的產品呢?Jimmy說明,華碩有完整的通路布局計畫,主要分成五種等級:(1) 旗艦店(AFS)、(2) 華碩專賣店(AES)、(3) 華碩多品牌店(AS)、(4) 華碩招牌店(SS)、(5) 華碩型錄(SD)。以下一一說明。 華碩旗艦店(ASUS Flagship Store)是最高階的旗艦店,店內不一定會進行產品銷售,完全主打品牌形象。再來是華碩專賣店(ASUS Exclusive Store),分成大間或小間。第三級則是華碩多品牌店(ASUS Premium Corner Store),就是該店面一邊是賣華碩的商品,另一邊是賣競品。至於第四級則是給華碩招牌店(Signboard Store),該店販售各式各樣的產品,但招牌是放華碩的,也有販售華碩的產品。最後一個等級則是華碩型錄店(Shop Decoration),主要以放置產品型錄、海報等輔銷物。 至於目前佈建的成果,第一階華碩旗艦店還沒設立,主要是還在尋覓好的地點中。而華碩專賣店則是華碩上述四大都市都已經佈建至少一間,雅加達則有兩間(詳後述)。而Premium Corner則目前有超過200間,年底目標是做到300間。再來是招牌店,目前已有超過2000家(詳後述)。最後的華碩型錄則佈建到4000~5000家。 值得說明的是華碩招牌店,其實就是一種免費的廣告,讓東南亞國家的消費者看到這樣的店面,一回生、二回熟,透過這樣來建立品牌的黏著度與認同感,進而提升成交率與市占率。這種方式在已開發國家中,不一定行得通,但在開發中國家裡,確實需要且行得通的。華碩內部將這種策略稱作「鋪天蓋地」!這是其他競爭對手做不到的! 最後是行銷,華碩目前在印尼的行銷策略,包括舉辦Campus Tour (電競校園講座),與YouTuber合作擔任品牌大使,贊助電競團隊等等。當然為讓品牌知名度擴及到一般消費者族群,華碩也跨界合作,像是與BMW設計團隊合作,後來推出ROG Strix SCAR III與Hero III的電競筆電,另外也與印尼Under Armour合作推出聯名款的外套。 另外,由於印尼的特殊國情,華碩也有在各區的在地報紙(例如KORAN)上登廣告,也有在廣播上登廣告,讓塞在車陣的汽車駕駛們(註:雅加達交通是到處都在塞車),可以頻頻聽到華碩的廣告,以加深華碩品牌的印象。 如今華碩筆電的市占率已經超越競爭對手許多,因此目前您到印尼的星巴克,可以看到有人在使用筆電時,兩台就有一台就是華碩的!比蘋果還夯! 透過Jimmy上述的訪談,接下來讓我們實際參訪華碩在印尼各地所設立的專賣店、網咖,以及校園講座實況! 為建立電競品牌形象,華碩定期於印尼各大學舉辦Campus Tour (校園電競講座),以致力推廣電競活動。這次這站在 Universitas Mercu Buana 大學舉辦,主要內容有產品知識分享、電競教學,並邀請電競戰隊與ROG品牌大使,來分享各種電競相關知識與經驗,並與現場玩家進行互動,例如在現場進行格鬥友誼賽,營造出現場熱絡的氣氛。 Mangga Dua Mall (兩顆芒果IT廣場)是北雅加達Pademangan購物區的IT商城,該商城主要以販售筆電產品為主,各大PC產品也視這裡為一級戰區。華碩在這個Mall裡面共有1間ROG Store、5間ASUS Store,以及1間ZenBook Store。而華碩在此Mall裡面已是第一名的銷售品牌,市占率約45%。 二樓的ROG Store於2016年3月底開張,為第一間ROG旗艦店,有銷售ROG筆電、桌機,並可以看到主機板、顯示卡與其他電競周邊等產品。中間的5 vs.5 對戰區,會經常邀請到粉絲與電競戰隊,到現場比賽與舉辦活動,以聚集買氣! Orion Sports Center是雅加達最大的室內運動場,於2017年開幕,提供籃球、羽球、足球等大型運動場地,讓喜好運動人士來這邊運動、打球。當然電子競技也算是一種運動,因此該場地前面也與ROG合作,於2019年3月底開設了ROG Orion Esport Arena,是一家電競級網咖,裡面提供80組電腦與座位,其中包含5 vs. 5的對戰室,還有一間專業直播室,都有旗艦級配備。至於其餘座位提供高階配備區、一般配備區,與休閒配備區,分成三個消費等級。裡面採用的皆是華碩的產品,包括ROG電競桌機、各式電競周邊。 在北雅加達地區,總共有30間網咖,而這間ROG Orion Esport Arena可說是最大的一家網咖,提供ROG電競配備給喜愛電競或遊戲的玩家們現場玩樂與體驗,至於飲食部份,可能就無法跟台灣的網咖相比了。在飲料方面,各種冷飲都有提供,至於吃的部份,則目前僅提供泡麵而已,其他餐點則不提供,至於甜點或零食部份也沒有提供。主要是印尼消費者來此處主要還是玩遊戲為主,餓了就暫時吃泡麵,或回家吃飯。 目前印尼流行的電競遊戲,大多是PUBG、CS:GO、Fortnite、DOTA為主。至於這家網咖的人流方面,平常上班日(禮拜一至五)大約200~300人次小時,週末則可以高達 1000人次小時。主要客群皆是以國高中生為主,他們下課之後(或是上班族下班之後),都會找認識的朋友或固定的朋友,一同到網咖消費,而電競戰隊平常也會在這網咖進行練習。 由於印尼消費者頗重視品牌的曝光度,以增加品牌信任感,進而去購買該品牌的產品,電腦產品亦同。在Medan (棉蘭)的Merak Jingga (橙孔雀路)上,為當地頗為知名的IT街,主要販售中低階電腦產品為主,看起來就像光華商場八德路的街道類似,每一家都是電腦門市,差別在於每一家的門口都是汽車斜著停放。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華碩已是消費者心目中的第一品牌,再加上經銷商對華碩品牌的支持與厚愛,使得該街的店面招牌紛紛換上ASUS的商標看板,在這條短短80米的單行道上,可以看到超過80面醒目的ASUS大型招牌,使該街形成獨特的華碩一條街景象!亦可說是IT門市的奇景之一。 為讓一般的大型商場,也能看到與買到華碩的產品,華碩積極在印尼各地設立ASUS/ROG專賣店,其中在Medan的Sun Plaza (一家傳統的綜合式大型百貨商場)中,更設立了印尼外圍城市中的首間ASUS/ROG專賣店,讓一般民眾也能接觸到ASUS品牌所帶來的產品魅力。這間店雖然面積不大,但展示的都是ASUS和ROG品牌的暢銷筆電機種。 說到Jimmy本身的經歷,於2008年進入華碩總部擔任產品行銷、2010年到馬來西亞、2017年到東歐,到了2018年再回到東南亞。他表示自己頗熱愛東南亞市場,主要原因是華人在東南亞具有一定的優勢,包含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這些國家的經營者都是華人,亦即華人可說是掌握了這些國家的經濟命脈,雖說不一定講中文,但華人之間做生意因為都是相同種族,因此會比較親切,加上這些國家的經商環境,對於華人有一定的優勢,且市場也夠大,讓他覺得東南亞市場還有許多成長機會。 在印尼部份,Jimmy表示印尼人大部分喜歡跟台灣人一起做生意的感覺,認為台灣人很有幹勁,願意花時間去經營,這也是他願意選擇在這裡為華碩繼續積極打拼,透過上述的3大致勝公式與5大通路布局,讓華碩市占持續偉大! 市場,是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透過上述的專訪與實地參訪,可以了解到華碩在經營品牌的積極度與實踐力上,確實比起其他競爭對手還要努力、用心。從華碩完整的「3大致勝公式」與「5大通路布局」策略,再加上「鋪天蓋地」的佈點,搭配各種Road Show的行銷活動,讓華碩在印尼市場多年下來,打響了品牌知名度,以讓市占率逐漸攀升,如今蟬聯市場銷售第一的寶座。相信未來,華碩也將繼續秉持這樣的精神與實踐力,在東南亞市場-甚至在全世界市場-持續發光發熱! 以上就是本次的科技專訪與實地參訪,謝謝大家收看!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1) (2) (本篇)
-
銳不可擋,華碩ROG印尼新產品發表會現場直擊
為深耕東南亞市場,華碩於7月11日在印尼雅加達盛大舉辦新品上市記者會,將多款搭載Intel第9代處理器的ASUS品牌產品,以及ROG電競新產品,推向印尼市場,以期進一步擴大市占率與心占率。 華碩在印尼市場耕耘多年,如今已成為電競品牌第一名。依據GfK市調公司的最新資料顯示,華碩一般消費性筆記型電腦第一季的市占率高達41%,創下自2014年以來,連續21個季度穩坐冠軍寶座的亮眼紀錄,2019年將有機會挑戰過半市佔,成長動能強勁。 至於電競筆電方面亦不惶多讓,第一季同樣以平均57%的壓倒性市佔奪下第一,大幅領先第二名超過40%,其中高階電競筆電市佔更高達73.2%稱霸群雄,不僅成為當地筆記型電腦代名詞,也為華碩多年來在地深耕有成添一完美註解。 為讓印尼玩家與粉絲們也同樣享受到最新電腦科技,這次華碩發表了一系列的產品,包括以輕薄機身著名的Zephyrus系列—ROG Zephyrus S (GX502) / ROG Zephyrus M (GU502)、與BMW Group Designworks團隊攜手打造的ROG Face Off概念機、增加獨家ROG Keystone鑰石的全新ROG Strix系列電競筆電—ROG Strix SCAR III / ROG Strix Hero III / ROG Strix G、有電競航母之稱的ROG Mothership (GZ700)可拆式電競筆電和ROG Strix GL12CX電競桌機,這些都是華碩最引以為傲的電競筆電產品。 至於開放性平台產品與電競周邊方面,則有最新的GeForce RTX 20 SUPER系列電競顯示卡、ROG Rapture GT-AC2900電競路由器與ROG PNK LTD粉紅系列限量版的電競周邊等。華碩一口氣發表如此豐富多元的產品應用,已滿足當地玩家各種需求。此外,華碩更透過跨品牌合作,以及找知名戰隊與YouTuber合作,來強化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力道,例如與知名運動潮牌Under Armour跨界合作,推出新款聯名外套,現場更齊集多位合作夥伴,包含電競常勝軍Rex Regum Qeon(RRQ)、PUBG戰隊Aerowolf,以及印尼人氣Coser兼玩家—Punipun、MOMO等,來炒熱現場氣氛。 這次華碩發表的產品,雖然大部分都已經在台灣或是其他地區發表過,但對印尼市場而言,可說是第一次,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發表會的現場精彩鏡頭吧! 接下來看看活動現場,有擺設不少ROG電競商品,讓粉絲體驗,並有對戰區讓粉絲們同樂!以下就來看看! 從上述的新品發表與現場展示,又再次證明了華碩以最佳的行動力,在印尼市場搶到40%的市場,ROG電競產品更達到57%的市占率,讓對手望塵莫及!而華碩的各種電競商品,都有絕佳的外型與效能,讓玩家們不僅玩到最新搭配第九代Intel Core處理器與NVIDIA各式顯示卡的電競筆電與桌機,也能展現出自己的風格,以玩出好成績!不管是印尼玩家,還是台灣玩家,ROG的各式電競商品,都值得消費者參考選購!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1) (本篇) (2)
-
The Bakery宣布落地南科!超級新創加速器力挺南科新創,提供創新創業一條龍全方位服務!
世界經濟論壇(WEF)2018全球競爭力報告,將台灣的創新能力評為全球第4,顯示台灣的創新實力。科技部為匯聚本土創新量能並善用台灣半導體優勢,在南科建立了AI_ROBOT自造基地,作為扶植AI新創事業的基地。今(2019)年南科與超級新創加速器合作引進英國知名新創加速器The Bakery正式落地南科,同時,也宣布啟動提供創新創業一條龍全方位服務!科技部陳良基部長今(2019/07/09)親臨南科主持新加速器的啟動儀式。 超級新創加速器,這次除了鏈結國際伙伴英國The Bakery加速器,也加入了美國Forge加速器、印度CEED加速器、美國Dragonvision加速器,以及台灣與大中華地區天使投資人識富天使會的火力支援,藉由拋磚引玉的方式,為新創團隊加油,喚起更多企業或大廠投入資源,共同為台灣發光發熱,期盼能為新創圈挹注新動能,帶動我國創新創業新發展。 回顧過去,南科已有StarFab & TAIRA加速器、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及成大創業工坊等創新創業服務單位進駐;今年起The Bakery加速器的鏈結,使南科創新創業生態圈更為完整,引領南台灣的創新創業風潮。 今(2019/07/09)日的典禮上,南科首先藉由影片向外界展示了園區歷年推動創新創業的點點滴滴,也對一路相挺的伙伴表達誠摯的感激,在與成大、台南巿政府及在地企業牽手宣示積極尋找獨角獸的企圖心時,將整場活動的氣氛帶到最高潮。 科技部陳良基部長表示,今天的活動讓他有三個感想。 第一是南科長期經營創業生態,從0到1、從1到無窮大,有些新創甚至已成為園區科學事業,要在南台灣幫助新創讓客戶接受到有營收,很難,但難才值得努力,做就有機會。 第二是南科要創造獨特的優勢,展現環境資源整合的強項,為新創創造價值,而各類型AI機器人是全世界未來的走向,產業鏈結的源頭就在人才及供應鏈,所以光有平台,也要新創人才勇敢築夢。 第三是,南科結合金屬中心、成大及國內外加速器,給年輕人創作、發想、築夢的基地,感謝各單位願意提供資源、舞台給年輕人,讓新創立足台南,邁向全世界,讓每一個新創帶著台南的故事及能量,貢獻全世界。 臺南市黃偉哲市長表示,南科是南台灣彌足珍貴的科技廊帶!從102年這6年多來,創業團隊不僅成功存活更逐漸茁壯,也孕育了現場這麼多的準獨角獸創業團隊,感謝科技部、南科管理局、及成大為台南打造新創生態系,台南市政府要與南科牽手,為南部甚至台灣的年輕人提供更好的未來。 國立成功大學蘇慧貞校長表示,大學不僅僅能提供優秀的工程人才,也有能力帶動改變。成大在科技部FITI計畫,最令人驕傲的成績並非得獎率,而是我們輔導的團隊未曾離開,更已有8家新創公司落腳南科成為園區科學事業,這是宣示創造新一代產業的可能,也是城市文化要轉變的可能。 區域共同的努力代表的並非齊頭式平等,而是強調背後努力過程中需要加倍的心血,成大也會投入資源,也期待市府建設更友善的生活機能。 台灣科學工業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陳麗芬表示,以直得科技為例,公司進入南科今年滿20年,第一年就落腳成大育成中心,先將專業專利打穩,從5人公司到現在全球員工5百多人,在此期許新創團隊,不管遇到什麼困難,要有power及很強的passion,passion很重要,never give up, everything is possible。 The Bakery全球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Tom Salmon表示,The Bakery亞洲營運中心未來將聚焦於人工智慧(AI)與機器人等領域之新創企業,就近深耕在地產業,透過引進國外資金、新創資源、聚集人脈和產業整合,為台灣注入新創動能。台灣有令人驚豔的創業生態系統與研發人才,我們很期待能在台灣尋找傑出的新創公司,讓他們與大型企業合作,並將市場跨出台灣。 過去六年中,The Bakery扮演著橋樑的角色,幫助新創公司找到市場、建立商業模式,同時也使規模大但變革緩慢的企業透過新創公司快速取得創新技術,協助雙方取得成功,並激起令人期待的火。The Bakery感謝有此機會可以加入南科創業生態系。 新創公司因資金有限,通常優先用於投入產品研發,但產品完成後卻苦無管道或資金向外行銷,將研發轉為營收。 超級新創加速器,這次除了鏈結了The Bakery加速器,也加入了美國Forge加速器、印度CEED加速器、美國Dragonvision加速器,以及台灣與大中華地區天使投資人識富天使會的火力支援,將提供創新創業一條龍全方位服務,期望望更多優秀的新創團隊加入南科「大家一起來,共創大未來」。 廠商名稱:超級新創加速器 SuperStartup! Accelerator 廠商信箱:start@superstartup.com.tw 廠商網址: →更多的【創業 - SuperStartup! 超級新創 - 相關議題】: →更多的【PCDIY!創業情報】: →更多的【PCDIY!創業故事】: →更多的【PCDIY!新創活動直擊】: →更多的【PCDIY!創業新聞】: →更多的【PCDIY!南科自造】: →更多的【PCDIY!辦公室設備】:
-
就敢與眾不同! 專訪華碩ROG STRIX SCAR III、HERO III電競筆電設計理念
華碩的ROG(玩家共和國)團隊,在電競筆電市場中,除了推出頂級與高階的機種之外,也有另開闢一條ROG Strix的產品線,主打主流玩家與E-Sport玩家市場。同樣傳承ROG相同血脈,這次一口氣推出ROG Strix SCAR III、ROG Strix Hero III,以及新的生力軍-ROG Strix G,以更強勁的配備與酷炫的外型,勢將成為玩家們眾多產品中的優先選擇。 為深入了解這次ROG Strix第三代SCAR、Hero以及全新ROG Strix G的功能,我們PCDIY!前往華碩總部,來專訪催生這系列筆電的幕後推手,以了解ROG Strix新筆電的特色與優勢。這次我們採訪到ROG電競產品事業處產品經理李婕敏(Jamie)小姐(以下簡稱「Jamie」,圖右),以及李宜珊(YiShan)小姐(以下簡稱「YiShan」,圖左),來暢談ROG Strix SCAR III、Hero III的設計秘辛。 正由於華碩ROG的電競筆電產品,主要分成ROG Zephyrus和ROG Strix兩種系列,也有不同的市場定位。Jamie表示,ROG Zephyrus主要是針對遊戲玩家,並兼顧商務人士使用所設計的機種;而ROG Strix則聚焦在eSport遊戲與主流玩家市場,該族群相對年輕。因此,在外型設計方面,ROG Zephyrus會走比較「低調」、內斂的造型,顏色比較深沉、工法也更細緻。而ROG Strix則是走向大膽、活潑的設計,不管是在顏色、線條、圖騰上,以及發光元素,都是很「高調」的呈現出來。簡單來說,ROG Strix的外型是非常電競導向的,也符合這個族群的需求。 既然提到了外型設計,ROG日前與BMW Designworks Group合作推出ROG Face Off概念機,而全新第三代ROG Strix系列傳承Face Off的設計概念,包括SCAR III、Hero III,以及新的Strix G,皆以超跑的流線造型,搭配尾部採3D Flow與多孔設計,並以梯田式的傾斜切割,帶來更大的散熱功效。那麼,ROG團隊是如何發想出這樣的設計構想與理念呢? YiShan說明當初兩邊合作的初衷,就是兩邊強調的速度感理念一致,且希望為消費者帶來「未來感」的外型。由於電競筆電強調的就是效能,因此散熱是很重要的因素,而為了突破一成不變的筆電外型,這次ROG Strix系列大膽的在機台後方打造出類似超跑的流線造型,並將此造型延伸到機台右邊,引領玩家的視覺能直接看到這台筆電具有與眾不同的流線感。再來是,採用這樣的造型不單只是純粹為了好看,也要講求實際的功效。因此這次以3D Flow (梯田式傾斜切割)造型,加上多孔設計,再搭配機身側面與後側的散熱孔,可增加風流,提升整體散熱效率。 ROG Strix系列,有SCAR III、Hero III與G這三款筆電,但主打的玩家又有些微不同。YiShan表示:SCAR III是主打FPS (First Person Shooter,第一人稱視角射擊)類的遊戲,而Hero III則是主打MOBA (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多人線上戰術競技)類的遊戲。因此在外觀的圖騰設計上,這兩者也有不同的主題。 以SCAR III來說,其A件採用槍灰色金屬材質,表面使用了雙向髮絲+斜向髮絲紋處理,至於C件則是採用碳纖維紋路設計,以營造出FPS玩家們激烈戰鬥的樣子。至於Hero III部份,A件同樣也採用金屬材質設計,表面則是直線髮絲紋+斜向髮絲紋處理,C件鍵盤部份則採用電域紋圖騰,以營造出MOBA玩家們壁壘分明的陣營態勢! 至於ROG Strix G,則主打一般玩家市場,其A件採用塑膠材質,但仍有一刀流設計,C件則是髮絲紋。在內部方面,搭配最高i7 CPU與RTX 2060系列顯示卡,提供給一般電競玩家選購。另外,2019年下半年會再推出ROG Strix G冰河藍的顏色,是帶有金屬光澤的藍色,讓G系列也有兩種造型可讓玩家選擇。 由於ROG Strix系列並沒有採用ROG Zephyrus系列的A.A.S. (主動式空氣力學系統) 底部墊高設計,再加上新的Intel 第9代CPU與NVIDIA RTX 20系列GPU其實更熱,因此ROG Strix在散熱設計上,除了在外型採用上述的3D Flow多孔設計之外,在機身內部散熱機制的設計上,ROG Strix SCAR III / Hero III到底是如何克服散熱問題的? 關於這部份,YiShan表示這次SCAR III和Hero III除了外型有實際的散熱功效之外,在內部散熱設計上,不僅採用0.1mm厚度之散熱鰭片,也配置了12V的散熱風扇,且扇葉數量從上一代的71片增加到83片,可增加風流達10%,同時讓表面溫度降低2度C。此外,在全速運轉時,噪音也降低了5dB。足見這次散熱設計上是非常完善的! 我們看到SCAR III / Hero III螢幕邊框方面更進化,將更大螢幕裝入小巧的機身中,讓螢幕佔比高達81.5%,讓玩家能完全沉浸於遊戲中,且小機身在攜帶上也更加方便。此外,為讓專業FPS玩家能享受到最流暢不殘影的畫面,SCAR III的螢幕規格還搭載到超高的240Hz、3ms螢幕。有關於240Hz這類高規格的螢幕,相較於144Hz的螢幕的好處是什麼?能帶給玩家們哪些效益? Jamie表示,144Hz提供玩家不錯的遊戲體驗,而240Hz則提供更好的畫面流暢感,再加上這次比上一代的邊框設計更窄,且是三邊都窄,讓玩家在遊戲中的沉浸感更加十足。其中SCAR III搭載到超高規格的240Hz、3ms螢幕,Hero III則以144Hz、3ms為主。 這次SCAR III / Hero III的底部燈效改成三邊ARGB設計,並往桌面放閃,是目前電競筆電中,獨家提供這樣的設計。此外,在鍵盤方面也採用防鬼鍵,搭配每鍵皆可自設RGB燈效,且15吋機種的觸控板上也加入可當數字鍵使用的功能,這樣的設計的用意,是否幫助玩家們擁有更好的視覺效果? Jamie說明,這次SCAR III / Hero III在底部設計成三邊RGB燈效,主要還是因應ROG Strix走向年輕大膽的設計,因此我們在D件的三個邊緣設置了U形RGB燈條(簡稱Light Bar)。讓玩家們的筆電放在桌面上時,不僅在視覺上有懸浮效果之外,也能避免燈光直射刺眼,同時提升燈效的質感。 在鍵盤方面,這次採用Per-Key燈效,讓每顆按鍵都能自定燈光顏色的功能,玩家們可依照自己的喜好來設定各種燈效,或是根據遊戲會使用到按鈕類別,來設定不同的燈色,讓玩家在操作遊戲時,能夠快速按到對應的按鍵!搭配Aura Sync控制面板,可設定出各種色彩和燈光模式,並套用到其他周邊裝置,以打造個人專屬的遊戲環境。 至於15吋機種的觸控板加入數字鍵功能,主要是因為ROG Strix主打E-Sport玩家市場,我們有發現玩家們在玩遊戲時,通常很少用到右邊的數字鍵,但有趣的是,大家還是希望能保留數字鍵的功能,以便在打報告或處理文書時用得上,因此這次我們大膽的將數字鍵移除,並在觸控板上面加入了虛擬數字鍵。這樣的話,玩家需要數字鍵時,只要長按觸控板右上方的Number Lock鍵,就可以開啟這個虛擬數字鍵的功能來使用,要恢復到觸控板功能時,再按一次就可以切回來。 YiShan補充說明,至於17吋版本的SCAR III / Hero III因為本身就有提供實體數字鍵,所以17吋的機種我們就沒有提供這個虛擬數字鍵的功能了。 提到7月新推出的Aura Creator軟體,能幫助玩家達到什麼樣的境界?Jamie表示,此軟體功能可以特別針對電腦,以及搭配的電競周邊配件,來個別做其燈效設定,並儲存成一組Lighting Profile。 相較於Aura Sync的功能主要是把燈效同步功能從電腦主機延展至電競周邊來看,最新開發的Aura Creator則是可以用來編輯電競燈效,使用者可以對電腦主機、及連接的鍵盤/滑鼠/耳機…等有支援Aura Creator的ROG周邊配件,做個人化的燈效設定,並儲存起來。因此Aura Creator可以為玩家帶來更多的燈效節奏設定,讓玩家能夠輕鬆譜出屬於自己的電競燈舞。 說到這次ROG Strix SCAR III / Hero III都新加了Keystone (鑰石)的功能,用途有哪些?原理是什麼?能幫助玩家達到哪些好處?Jamie表示,這次我們額外加入Keystone功能,在現階段來說就是要為玩家帶來不一樣的使用體驗。有或沒有KeyStone並不會影響一般玩遊戲或是工作,但它可以提供更多不一樣的使用體驗。 目前Keystone有3個特點,其中過場特效是一般視聽覺效果,其餘兩大功能則是:Shadow Drive與 Keystone Scenario Profile。 「過場特效」就是當使用者將Keystone放置到插槽後,電腦透過NFC的方式感應到有綁定好的Keystone進來時,就會啟用一段歡迎燈效與音效,並載入玩家的設定(例如切換到電競模式,這個設定需要搭配下述的Keystone Scenario Profile才行),讓使用者可以隨時進入電競遊戲的世界! 再來是「Shadow Drive」,這是一個隱藏資料夾的概念,當Keystone放置到插槽之後,這個隱藏資料夾就會出現,讓使用者可以存放有隱私的檔案,而當Keystone拿出來之後,這個隱藏資料夾就會消失。簡單來說,Keystone就像是「芝麻開門」的概念,為玩家帶來更多的電腦使用新體驗。 最後是Keystone Scenario Profile,也就是可以針對特定應用程式來做個人化設定,將綁定好的Keystone放置到插槽後,並啟動該應用程式時,就會直接套用;而Keystone Scenario Profile的設定值,是可以備份至雲端的。 至於在Keystone顏色方面,SCAR III是採用黃色的,Hero III是採用紅色的 (至於ROG Strix G則沒有提供Keystone的設計)。出貨時,SCAR III和Hero III都會隨附一組Keystone,後續也計畫開放選購,讓使用者可以多買幾組Keystone來啟用不同的功能。 至於原理方面,YiShan補充,首次啟用Keystone 的Shadow Drive時,需先插入Keystone,與本機台做綁定,設定Shadow Drive已及授權Keystone 來開啟該電腦的Shadow Drive。因每支Keystone本身都有自己的ID,因此當其他人拿他的Keystone來放置到你的電腦時,因為ID不合,所以不會登入(開啟)到你的Shadow Drive。使用者也可以設定讓多支的Keystone 來開啟該電腦的Shadow Drive。這概念如同打多把Key來開啟家門一樣。 至於我們為何加入Keystone的功能,其中有個原因是根據玩家們的意見回饋,玩家喜歡機械感的裝置,於是我們Keystone就是根據這樣的概念而設計出來的! 要特別說明的是,Shadow Drive的儲存空間,是從主機的硬碟容量中切割出來的,這個容量可以讓使用者自定。Shadow Drive並不是雲端硬碟,而是一種類似隱藏資料夾的概念。 至於未來有否計畫可做到其他應用?像是登入/鎖定、付費…等等。YiShan表示目前Keystone第一階段所提供的上述兩大功能,已經完成了。至於第二階段部份,將會持續針對玩家們的需求,從軟體應用方面來加入更多的功能。目前Keystone的主要功能還是會優先針對遊戲方面來提升使用者體驗,至於登入/鎖定、付費允諾…等更進階的有趣應用,我們也開放玩家提供各種建議,並評估可行性,以便加到未來的Armoury Crate軟體集裡面! 這次ROG Strix SCAR III / Hero III / G為提供窄邊框設計,而大膽捨棄內建Webcam的作法,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以及是否會有對應的配套產品呢? Jamie表示,當初二代的SCAR和Hero產品,為了讓螢幕左右與上側都採用窄邊框設計,我們嘗試把Webcam移到螢幕右下方,但後來發現,包含競品在內,把Webcam移到螢幕下方的作法,其角度其實並沒有很理想,因此在規劃第三代產品時,就考慮直接把Webcam移除!讓有需要的玩家與消費者,可以外接Webcam來進行視訊或直播,我們有提供選配的Webcam產品可進行搭配。 至於移除掉Webcam之後的反應,大多玩家們的反應都是正面的,並表示這就是他們要的!而大多YouTuber們也都會使用自己的攝影器材,以錄製出更高品質的畫面。 前面提到的外在部份,我們大致已經了解這一代的SCAR與Hero有許多改變,至於內部規格呢?第三代與第二代的內部規格上有什麼樣的提升,或者是改善了哪些小功能,相信這也是玩家們在選購電競筆電時,會考量的主要因素! YiShan說明,由於SCAR III和Hero III分別主打FPS與MOBA遊戲市場,因此在台灣通路的機種配置上,我們推出的SCAR III機種,規格會比HERO III高檔一些。CPU方面都是配置Core i7-9750H處理器。主要是顯卡、螢幕、SSD的配置不同。 以SCAR III 15.6吋版本為例,有2種版本,最高規格的G531GW就是搭配RTX 2070顯示卡與240Hz/3ms的螢幕,和1TB的SSD。次規的G531則是RTX 2060顯卡 + 144Hz/3ms螢幕+ 512GB SSD配1TB的Seagate FireCuda SSHD (混合式硬碟)。而15吋的機種都有給虛擬數字鍵盤。若是17.3吋的SCAR III,也是有2種規格,G731GW和G531GW只差在顯卡是RTX2070或2060,其他配置就相同,包括144Hz/3ms螢幕、512GB SSD配1TB SSHD。而上面說的4款SCAR III都是配置16GB的記憶體。 至於HERO III部份,台灣目前推出2款規格,分別是17吋的G731GU與15吋的G531GU,差別只在於螢幕大小而已,規格方面都是相同的,包括144Hz/3ms螢幕、GTX 1660 Ti顯卡、8GB DDR4 2666記憶體、1TB SSD。售價整體來說也比SCAR III便宜! 對於一般玩家來說,就有ROG Strix G可選,總共有10種規格。其中15吋機種就有8款,最高規的G531GV-G,提供到RTX 2060、8GB DRAM、512GB SSD+1TB SSHD,以及120Hz IPS級螢幕。其他規格分別配置GTX 1660 Ti、GTX 1650、GTX 1050等顯示卡,搭配8GB DRAM,以及各種不同的螢幕/儲存裝置/CPU等規格搭配,讓一般或入門玩家依照自己的需求與預算來挑選。至於17吋的2款,最高提供到144Hz/3ms螢幕,搭配GTX 16系列顯示卡,讓玩家享有超大的螢幕視野。 其他音效部份,或是無線網路部份,則跟二代的配置一樣!總之,SCAR III、Hero III和Strix G針對不同遊戲類別的遊戲需求,規劃了非常豐富的組配,讓玩家來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來挑到最適合他們的產品。 至於ROG Strix G機種,其規格最高提供到Intel Core i7處理器,顯示晶片最高到RTX 2060 6GB,以提供一般或入門電競玩家不錯的遊戲效能選擇。 如今推出ROG Strix SCAR III、ROG Strix Hero III,以及ROG Strix G,搭配最強的240Hz顯示器,讓玩家更驚豔。是否分享在產品發想與研發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有趣故事,以及奮鬥至今的心路歷程? YiShan表示:這次的產品由於規格與組配很多,光是型號就已有3款(即SCAR III / Hero III / G),下半年還會推出第4款(即Strix G冰河藍),因此我們覺得大家最辛苦且最努力的,是在能夠讓每個組配、每種規格下所組成的系統,都能穩定運作且正常出貨,光是這部份可說是花了非常大的心思。此外,由於為了讓系統穩定運作,我們每種組配都會經過嚴格的測試之後,才會出貨,這也是大家比較辛苦的地方。 YiShan說明:之前17吋還沒有Hero,那時候也沒有Strix G,因此組配比較簡單。而這次第三代的部份,15吋、17吋SCAR和Hero的機種都有推出,再加上Strix G,組合就更多了。至於C件的部份,15吋機種就分成有或無虛擬數字鍵的版本。從上述這些不同的組合搭配來看,就導致會有很多種主機板的組合,料號也非常多,因此光搞定所有SKU (規格組配/產品組合),各單位可說是花了不少Effort (努力)。 Jamie補充,除了組配多之外,這一代因為加入了Keystone這個新功能,光是這個部份,我們每個人就需要去發想至少一種功能,然後在內部討論好要怎麼做。那時候就有針對啟動方式、擺放方式與外觀設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且要討論各種組合的可行性。 YiShan也說明,沒錯!因為Keystone是全新的功能,是以前都沒有的,因此Keystone從功能發想到定調之後,後面的研發階段,則是由另一組軟體部門來進行,並且會每週定期舉行跨部門會議,來檢視這個功能是否能達到玩家們的期望。此外,由於組配很多,我們每週也會定期針對這個部份來開會討論與追蹤產品的開發進度,與驗證的成果…等等。 至於在開發過程中,碰到比較有趣的事情,就是自ROG Strix第二代產品發表以來,就有在全球各地舉辦產品發表會,也收到來自各方不同的意見回饋,並激勵我們開發出更有趣的功能,讓產品擁有更多特色與賣點。而這次第三代產品發表之後,我們也收到來自各地的意見回饋,其中對於Keystone這個新功能,也有不少回饋與看法,大家基本上對於這個功能都是抱持正面的態度,讓我們覺得努力沒有白費。第一階段的硬體產品穩定了,接下來的第二階段,就是在軟體功能上新增更多特色,以滿足玩家們的期待!也希望玩家們多多支持我們ROG Strix的產品! 綜合來說,ROG Strix第三代產品從發想、研發到生產出來,在超過半年的過程中,必須讓這代的產品擁有更酷炫的外型、更強悍的效能,以及各種客製化能力,可說是經歷一段非常艱辛的發展心路歷程,真是辛苦了ROG開發團隊。如今產品正式發布且開賣了,兩位產品經理可說是可以暫時鬆了一口氣,努力的成果終於可以開花結果。 透過上述的專訪,可以發現ROG所秉持的精神,就是為了打造出主流的電競筆電,而採用大膽創新的做法。在規格與效能部份,新一代的產品不僅繼承前幾代產品的各種優秀設計,也綜合新一代的電腦元件所帶來的更強勢效能,讓新產品在散熱與效能上都能找到最佳的平衡點,以釋放出最高的效能與絕佳穩定的性能,讓玩家玩到畫質棒、效能佳的電競筆電。 基本的內在規格搞定之後,再來就是尋求外在的突破,這次ROG Strix SCAR III 與 Hero III採用類似超跑的設計概念,在Hinge軸承部份採用超跑的車門設計,將螢幕騰空提起。而3D Flow的在外表上也不是僅有好看而已,還有實際的散熱作用,充分展現出藝術結合實用的高水準製作工藝!再加上巧妙的將觸控板結合虛擬數字鍵,以及底部採用U形燈條,讓產品更加絢麗,獲得旁人欽羨的眼神! 以上感謝這次華碩接受我們的專訪,又再一次讓我們感受到ROG團隊對於追求創新又堅持品質的信念。雖說市面上電競筆電的選擇很多,但這次華碩新推出的ROG Strix SCAR III與Hero III,以及全新的ROG Strix G,都可說是華碩的上選之作。不僅以各式不同的產品組配,同時提供絕佳的散熱與效能平衡點,讓玩家能夠擁有更好的玩樂體驗,在造型上與新功能(如Keystone)也能讓玩家們耳目一新,以開啟電競世界的新應用。總之,這次的第三代產品,都值得玩家們來考慮選購。 廠商名稱:ASUS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
【E3 2019】 聯想Legion展出全系列電競周邊,筆電、桌機、螢幕、鍵鼠、耳機樣樣來,ThinkStation也有展出 (Intel攤位其實也在此)
在這次E3 1029展覽中,Lenovo (聯想)的電競品牌 Legion,也在現場設立攤位,展示自家全系列Legion的電競商品,包括筆電、桌機、螢幕、鍵盤、滑鼠、耳機等等,都全部上陣。當然針對商業應用的ThinkStation也拿來做展示,以吸引遊戲內容產業人士們的青睞。 由於都是展示出以Intel為主的平台,因此Lenovo的攤位上也有標示Intel的Logo。事實上,從E3官方App中的參展廠商列表中,可以看到Intel是與Lenovo共攤展展出。不過,從這個攤位展出內容來看,其實都是Lenovo的產品而已,至於Intel的產品,大概是放在主機內部的CPU了! 好吧!先別管Intel了,您聽過Legion嗎?這裡說的可不是Ubisoft即將推出的Watch Dogs Legion (看門狗:自由軍團)遊戲,而是Lenovo的電競品牌Legion哦!(也許聯想可以考慮到時辦個「買Legion電競電腦送Legion遊戲的活動」喔! XD) 以下就來看看Lenovo Legion的產品吧! 從Lenovo的Legion攤位可以看到其電競產品非常齊全,且主題色也選擇藍色,跟Intel的藍很麻吉!也許是這樣才與Intel共攤展出。 由於攤位主要招牌是Legion,現場看不到任何Intel主導的展出內容,因此可以得知該攤位應該是Lenovo主辦,並掛Intel Logo,然後可以取得Intel的行銷贊助!相較於AMD是真的有在E3 Coliseum舉辦各式活動相比,看來Intel真的很愛刷存在感!XD 不過話說回來,當今以Intel + NVIDIA為組合的電競PC還是最大宗,AMD平台的電競PC根本無法在E3看到 (除了Smach Z之外),這也就是AMD近年來頻頻與遊戲廠商建立生態圈,同時在E3 2019推出最新7nm的CPU+GPU平台,以尋求各大電腦廠商們,推出AMD平台的超強電競PC,以讓未來E3展裡面的遊戲主機,全面Radeon Everywhere化! 因此,也許到E3 2020時,由於AMD的7nm實在太強,不少遊戲廠商也掛名AMD之後,屆時會有一些電腦大廠推出AMD的7nm+PCIe 4.0電競電腦,讓3A遊戲搭配3A平台的電腦,玩起遊戲更過癮。 但是,也有可能Intel會決定在E3 2020時自己設攤,別讓AMD搶走鋒頭,因為那時候Intel已經有自己的Xe獨立顯示卡了,準備讓玩家們Join the Odyssey! 看來,未來E3展將會更精彩了!
-
【E3 2019】Capcom『魔物獵人 世界』巨大化冰龍霸氣現身、卡普空周邊商品滿載
Capcom今年E3上最主要的遊戲當然就是『魔物獵人 世界』「Iceborne」資料片,該資料片即將在9月份推出,現場除了推出試玩區讓玩家遊玩以外,也直接展出遊戲中的巨大化冰龍帥氣現身!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hGGBhZvQOc 官方的E3宣傳片。
最多人點閱
- 網咖巡禮》夢想網路休閒館土城店,引進GeForce GTX 1080,網咖遊戲對戰不卡頓!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網咖巡禮》華碩ROG、NVIDIA聯手168inn,打造出亞洲第一電競旅館i hotel 中壢館!
- 網咖巡禮》吉吉網路生活館-大里店,台中市最威的49吋六核水冷桌機網咖電競館!
- 網咖巡禮》RS休閒概念館林森店引進GeForce GTX 980Ti,網咖遊戲對戰不再卡機!
- 網咖巡禮》玩咖網路微客棧,技嘉XG認證中壢複合式休閒網咖!
- 網咖巡禮》1314網路電競一館,技嘉XG認證優質網咖!
- 礁溪老爺酒店推出VR假期住房方案,微星Eyemax帶您進入老爺奇幻視界!
- 就是要挖礦!微星帶領玩家進入挖礦世界
- 網咖巡禮》1314網路電競二館,華碩GeForce GTX 1080超狂台中市電競網咖!
- Intel Optane Memory & Optane SSD重裝上陣,3D XPoint實現開機加速與提升電腦反應速度!
- 華碩「ROG玩家共和國」電競霸主十年有成,獲得第PCDIY!第十二屆PCDIY!玩家票選品牌大賞2016「主機板、顯示卡、無線路由器、電競螢幕最佳品牌」肯定,成為遊戲玩家市場No.1電競品牌!